对多角度色差仪进行校准,是保证仪器测试性能及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有时候我们对仪器进行了校准,但测试结果还是存在很大的误差,这种情况是因为仪器校准不成功。那么,怎么判断多角度色差仪是否校准成功?下文对此做了介绍。
判断多角度色差仪是否需要校准,可以从仪器自身状况、测量结果表现、使用时间和环境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等方面来考量,以下是具体方法:
1.从仪器自身状况判断
仪器提示:多角度色差仪通常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当仪器内部系统检测到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问题,如光源老化、探测器故障等,会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需要进行校准或维护。
外观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磨损,特别是测量头部分,若有划痕、污渍或松动,可能会影响光线的采集和传输,导致测量不准确,此时可能需要校准。
2.依据测量结果判断
测量值不稳定:对同一稳定颜色的样品进行多次测量,若测量结果波动较大,超出了仪器的正常误差范围,说明仪器可能存在偏差,需要校准。
与其他仪器差异大:使用多台色差仪对同一样品进行测量,若该多角度色差仪的测量结果与其他经过校准且精度可靠的仪器测量结果相差较大,且排除了样品本身不均匀等因素后,就需要对该仪器进行校准。
出现异常数值:测量过程中,若出现明显不合理或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测量数值,如颜色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仪器出现问题,需要校准。
3.根据使用时间和环境判断
达到规定时间:按照仪器制造商的建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如连续使用3个月、6个月或1年等,无论仪器测量结果是否出现异常,都应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仪器始终保持准确可靠的测量性能。
环境变化大:如果仪器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超出了仪器的正常工作范围,可能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此时需要重新校准。例如,仪器从温度稳定的实验室环境转移到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的生产车间后。
4.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判断
行业标准要求:在一些对颜色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汽车、涂料、印刷等,行业标准和规范可能明确规定了色差仪的校准周期和校准条件,需要按照相应标准来判断是否需要校准。
质量体系认证:如果企业需要通过ISO等质量体系认证,在认证要求中通常会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有严格规定,需要根据认证要求定期对多角度色差仪进行校准。
进入多角度色差仪校准界面后的具体操作因仪器型号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步骤:
1.选择校准类型
单点校准:若只需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校准,可选择单点校准。通常适用于仪器本身稳定性较好,且对校准精度要求不是极高的情况。
多点校准:当需要更高的校准精度时,一般会选择多点校准。多点校准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仪器在不同位置或角度下的测量偏差,使校准结果更加准确。
2.进行黑板校准
放置仪器:将色差仪的测量头垂直、紧密地放置在黑色标准板上,确保测量头与黑板表面完全贴合,无间隙和倾斜,避免光线从侧面进入测量区域影响校准结果。
确认校准:按照仪器上的提示操作,按下相应的确认键或测量键,仪器开始进行黑板校准测量。校准过程中,保持仪器稳定,不要移动或晃动。
3.进行白板校准
更换标准板:取下黑色标准板,换上白色标准板。同样要保证白色标准板表面干净、平整,无划痕、污渍等。
放置并测量:将测量头以正确的方式放置在白色标准板上,确保接触良好,然后按下确认键或测量键进行白板校准测量。仪器会记录白色标准板的测量数据,并与内部存储的标准值进行对比,自动调整校准参数。
4.可能的其他校准步骤
青板检查等特殊校准:部分多角度色差仪可能还需要进行青板检查等特殊校准步骤。如BYK7030多角度色差仪,需要打开青色标准板盒盖,将色差仪放置在标准板的缺口内,并按下操作按钮进行青板检查。
修改校准参数:一些仪器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手动修改校准参数。若对校准结果有特殊要求,或发现仪器的校准存在偏差,可以进入相应的参数修改界面,按照标准数值对校准参数进行调整。
5.完成校准并验证
查看校准结果:校准完成后,仪器会显示校准结果,如校准是否成功、校准后的误差范围等信息。若校准失败,仪器通常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需根据提示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校准。
验证校准效果:可使用校准后的仪器对已知颜色的标准样品或具有稳定颜色的参考样品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该样品的实际颜色值进行对比,查看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也可以对同一个样品进行多次测量,检查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要判断多角度色差仪是否校准成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校准提示信息
大多数多角度色差仪在完成校准过程后,仪器的显示屏或配套软件会给出明确的提示信息。如果显示“校准成功”等字样,基本可以确认校准操作已顺利完成。同时,若校准失败,也会显示诸如“校准错误”“请检查校准板”等提示,引导你排查问题。
2.检查校准数据指标
部分色差仪在校准过程中会显示一些关键数据指标,如校准偏差值等。在校准成功时,这些数据应处于仪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例如,若仪器要求校准偏差不能超过±0.1ΔE,当实际测量得到的偏差值在此范围内,说明校准达到了预期效果;若偏差值过大,则表明校准可能存在问题,需要重新校准。
3.测量标准样品
使用校准后的多角度色差仪测量已知准确颜色参数的标准样品。将测量结果与标准样品的理论颜色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色差在仪器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不同仪器允许误差不同,一般在±0.2ΔE至±0.5ΔE之间),则说明校准成功。
4.重复性测量验证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性测量。如果校准成功,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应较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一般来说,多次测量的色差ΔE应不超过±0.1至±0.2。例如,连续测量同一样品5次,每次测量结果之间的ΔE值都在允许范围内,说明仪器校准状态良好,测量结果可靠。
5.对比历史校准数据
如果之前保存了该多角度色差仪的校准数据和测量结果,可以将本次校准后的测量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在测量相同或类似样品时,若数据趋势和数值范围基本一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准成功。但需注意,样品本身的一致性也会影响对比结果。
电话:13376066805
邮件:sales0019@3n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