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颜色?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除本身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在颜色科学和颜色测量领域,颜色可用颜色三要素来描述,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本文对这三个基本属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国标GB/T5698-1985规定,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除本身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该定义表明,当光作用于人眼时,人的大脑会对视觉系统做出相应的判断,在大脑的作用下,人的视觉也会被其所处的外界环境、自身年龄、阅历以及视力情况等一系列因素所影响。
颜色是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色光是通过对人眼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作用产生,物体吸收或反射某种色光,因而表现某种颜色。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物体是不发光的,正是由于光源照射在物体上,物体表面对光有反射、折射等现象使得物体吸收或反射某种色光,色光对人眼视网膜上相关神经细胞的作用使得该物体呈现某种颜色。光的选择吸收这一特征是物体能表现出不同色彩的根本原因。
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为:彩度、色相和明度。彩度表示色彩强弱,又称饱和度;色相,是颜色最主要的特征,又称色调,表示颜色的类别,如红色、橙色、绿色等;明度,即从黑到白所分的层次,越靠近黑色明度越低。
1.明度
明度是表示物体颜色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是一个与颜色的浓淡相关的量。在自然界存在的大量的颜色中,无彩色中的白色是最明亮的颜色,而最暗的颜色则为无彩色中的黑色。也就是说,一系列的灰色和大量有彩色的明度,都是比黑色明度高,而比白色明度低的一系列颜色。
2.色相(色调)
色相是彩色彼此互相区分的特性,是描述颜色色相属性的量。在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辐射表现为视觉上的各种色相,如红、橙、黄、绿、蓝、紫等。物体表面色的色相,决定于三个方面。其一是照亮物体的光源的光谱组成;其二是物体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其三就是不同的观察个体和观测条件。后者是一个容易被忽略而又不容易察觉的因素,因为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视觉差别以及在不同观察条件下颜色视觉上的差异。
3.饱和度(彩度)
彩度是颜色中一定色相表现的强弱程度,或彩色与同明度无彩色的差别程度。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谱色,其饱和度都是100%,即饱和度最高。从理想白色到绝对黑体,所代表的一系列无彩色的饱和度最低,都等于零。饱和度的高低,可以从光谱色与白光的混合来理解。任意一个颜色,都可以看成是白光与光谱色混合后得到的,此时白光占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低,白光占的比例越小,饱和度越高。
一般来说,明度决定于有色物质的浓淡,色相决定于有色物质的颜色,饱和度则和颜色的鲜艳度有关。但是,这种关系往往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饱和度和鲜艳度之间的关系就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这主要是因为饱和度是一个色度学概念,而鲜艳度则受相当大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颜色评价中,色相、饱和度、明度都不是孤立的,互不干扰的,其相互之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颜色的这三个特征,人们常常用三维空间的类似球体的模型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明度,围绕纵轴的圆环则表示色相,离开纵轴的距离表示饱和度。
色调、明度和彩度是颜色的三个独立特性,但它们也有一定的关系。
颜色三属性可以用颜色立体示意模型来形象地表示,上图是一个三维空间橄榄形的色立体,图中把颜色的三种基本特征——色调、明度和彩度全部表示出来。在此色立体中,中央垂直轴从上到下代表白(W)一黑(BL)系列明度(L)的变化。连接上下的垂线代表各种由浅到深的灰色,都是非彩色。腰部水平面的圆周表示色调(H)的变化,圆周上每个点代表红(R)、黄(Y)、绿(G)、蓝绿(BG)、蓝(B)和紫(P)等各种不同的光谱色色调。圆心是中心灰色。整个水平面上的各种色调明度相同。圆心的饱和度C=0,从圆心向圆周过渡表示饱和度(C)逐渐增大,到圆周上的光谱色饱和度为最大。由圆周向上(白)方向或向下(黑)方向变化,颜色饱和度逐渐降低。可以看到,白一黑系列的饱和度为0。
电话:13376066805
邮件:sales0019@3nh.com